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聯合主辦的首屆長江經濟論壇隆重舉行,400專家學者共商:
  昨日,首屆長江經濟論壇現場,400餘名專家學者就城鎮化建設展開討論。本報記者 徐楚雲 攝
  本報訊(記者 田立平)依托長江經濟帶,助力新型城鎮化。昨日,首屆長江經濟論壇在湖北省委黨校隆重舉行,來自湖北、重慶等長江沿線省市的400餘名專家學者、政府部門負責人共聚一堂,以“建成支點,走在前列——長江流域的新型城鎮化發展”為主題展開討論,為長江流域如何抓住城鎮化歷史機遇實現快速發展獻言獻策。
  要打好生態牌
  隨著今年全國城鎮化工作會議的召開,以後如何繼續積極穩妥地推進新型城鎮化,長江流域新型城鎮化面臨哪些機遇和問題、城鎮化進程中需要把握哪些原則等,成為與會專家學者討論的重點。
  讓城市融入大自然,讓居民望得見山、看得見水、記得住鄉愁。多名與會專家均表示,城鎮化過程中一定要打好生態牌。湖北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陶良虎表示,推進新型城鎮化,要保護生態文明,推進綠色、循環、低碳發展。
  要加快土地改革
  新型城鎮化中,人往哪裡去、錢從哪裡來,是始終繞不開的兩個話題。武漢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簡新華教授說,新型城鎮化新在以人為核心,普及城市先進的生產生活方式、物質精神文明,提高城鎮人口素質和居民生活質量,是“健康的”、“科學的”,而不是“貧民窟”、“偽城鎮化”。
  “新型城鎮化要由主要依靠政府投資、土地財政推進城鎮化轉向多渠道籌集城鎮化資金。”簡新華的觀點得到了多數與會專家的贊同。多名與會專家表示,新型城鎮化要加快現行土地制度的改革,通過市場機制對農村集體土地進行配置。
  要用好論壇品牌
  改革開放前30年,沿海經濟帶帶動和支撐了中國經濟的發展,但隨著沿海經濟帶產業優化升級,長江經濟帶走到時代的前沿,將成為中國開發戰略重心,成為新一屆政府區域戰略格局中新的經濟增長帶。
  湖北省委黨校副校長、教授鄒德文表示,首屆長江經濟論壇順應時代而生,以後將繼續為長江流域新型城鎮化、經濟發展搭建平臺,共同建好、用好、擦亮長江經濟論壇品牌。
  本屆論壇由中共湖北省委黨校、湖北省社會科學院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、湖北省經濟學會、湖北長江商報社等單位共同主辦。
  深度
  討論
  城鎮化質量存在缺陷,1.6億農民工未實現市民化
  借產業興城保障就業來剋服“城市病”
  ■本報記者 孔慧慧
  “新型城鎮化,新在以人為核心。”這句話成了昨日會場上出現頻率最高的話語。專家們一致認為,以往我國城鎮化過分偏重於土地的城鎮化,片面強化人建城、做城、造城,引起了“城市病”,而新型城鎮化則重在剋服“城市病”,通過人的城鎮化推動城鎮化發展。
  部分地區農民“被上樓”
  “中國的城鎮化已不是速度慢、水平太低、嚴重滯後的問題,而是質量存在缺陷。”簡新華開門見山地說,目前城鎮化建設“半城鎮化”現象突出。
  他表示,2012年我國的城鎮化率已達52.6%。不過,還有1.6億農民工雖然實現了非農化,也只是僅僅在城市就業,在社會保障等方面並未享受城市居民的待遇,沒有實現市民化,“如果扣除這一部分,我國的城鎮化率只有35%。”
  另外,部分地區存在“被城鎮化”現象。也就是說,農民在城鎮沒有穩定的就業,被動成為城鎮居民。簡新華說,有的地區為了追求高城鎮化率、開發房地產等,採用行政手段“拆村並戶”,通過給農民城鎮戶口、廉價住房和經濟補償等措施,使農民“被上樓”,這是揠苗助長式的城鎮化,“沒有就業和社會保障,可能會淪為三無人員。”
  人的城鎮化關鍵在就業
  就目前我國城鎮化進程中涌現的一系列問題,與會專家將原因統統歸結為忽略了“人”在城鎮化推進中的核心地位,而新型城鎮化恰恰新在以人為核心。但在農村人口市民化的過程中,如何保障其就業和生計成了擺在當前的首要問題。
  “農村人到城裡,不是流浪,也不是擺地攤。”重慶市委黨校經濟學研究部教授鐘德文表示,農村人口城鎮化的過程中,要有可持續的經濟來源,也就是要解決就業。
  “人到城鎮是為了生存,留在城市是為了更好地生活。”鐘德文表示,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過程中,保障就業最為關鍵。
  省發展戰略規劃辦副主任徐新橋也表示了相同看法。他說,這幾年負責鄂西圈的具體實施工作,據他的體會和觀察,有個穩定的工作崗位、用雙手養活自己是農村人口最為關心的。
  強化工業助新市民就業
  如何解決農村人口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的就業問題?
  徐新橋覺得,第三產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,政府要通過資金引導,加大第三產業的建設。
  他舉例說,新加坡就在城鎮化的過程中,專門保留了便民社區,並且對農民工實施低租金,保障就業。
  江西省九江市委黨校副校長劉安爐表示,要解決這個問題,重點在通過城鎮化建設帶動項目的落地,引領投資,“要註重工業化,強化工業才能興城,讓新市民進城後有信心、有收入、有保障”。
  “要建成有產業推動的城鎮化。”華中師範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陽表示,有產業的地方,城鎮化會水到渠成,“城鎮化絕不能搞大躍進,通過建工廠、發展第三產業推動產業發展,就業崗位就有保障,城鎮化自然而然就起來了。”
  城鎮化過程中一定要打好生態牌。推進新型城鎮化,要保護生態文明,推進綠色、循環、低碳發展。
  ——湖北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陶良虎
  新型城鎮化新在以人為核心,是“健康的”、“科學的”,而不是“貧民窟”、“偽城鎮化”。
  ——武大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教授簡新華
  人到城鎮是為了生存,留在城市是為了更好地生活。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過程中,保障就業最為關鍵。
  ——重慶市委黨校經濟學研究部教授鐘德文  (原標題:“讓居民看得見山水、記得住鄉愁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s67rsbt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